本周德国队将在世预赛上与哈萨克斯坦进行背靠背的两回合比赛。在他们通往巴西世界杯的路上,很可能会在接下来几场比赛中进行一次意味重大的战术变革,一百多年来,德国队将第一次在正式比赛中不派上一名正选中锋。
媒体和热心球迷们广泛讨论德国队是否应该改旗易帜、采取类似西班牙的无锋战术这个话题已经有一年多了。2012年,德国国家队四年内第二次在重要国际赛事的半决赛铩羽而归;于此相对的,西班牙国家队夺得欧洲杯,巴萨则在俱乐部层面上继续着辉煌。这些事实无疑是为这个热门话题又添了一把干柴。
目前,不断增加的内外压力和球队本身的需要(至少看起来如此)都在呼唤球队战术的改革,也许最终会导致德国队开始在正式比赛中采用一次无锋阵型。面对即将进行的与哈萨克斯坦的比赛,主教练勒夫直言承认他在认真考虑这一选择:“我考虑采用无锋阵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德国国家队关于无锋阵型的第一次尝试是在去年对阵荷兰的友谊赛时,上个月与法国队的友谊赛也是实验的继续(那场比赛德国队2-1取胜)。然而这些都仅仅是友谊赛,而每当谈到无锋阵型,勒夫都显得小心翼翼。
无论是当今足坛的大趋势,还是德国本土不断涌现的才华出众的进攻球员,都是德国队采取无锋阵型的驱动力。在与荷兰的比赛中,来自多特蒙德的马里奥·格策作为单箭头突前,而在二月份与法国的对阵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则是厄齐尔承担了这一职责。除此之外,勒夫手中还有罗伊斯、托马斯·穆勒等球员作为选择。从前,当克洛泽或是戈麦斯作为固定的前锋出现在场上时,格策、罗伊斯等人往往要待在边路,无法将作用发挥到最大。
理论上讲,无锋阵型将会给予德国队更多的灵活性和可变性,让本来丰富的进攻方式与渠道得到进一步优化。勒夫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道:“关键在于让几名球员都能突前,成为进攻的最后一环,形成门前的持续威胁。”去年末与荷兰的比赛中,无锋阵型的实验并不成功;而与法国的比赛则呈现出更乐观的结果——变化将给球队带来更多。
在与法国的比赛中,戈麦斯首发上场,很难发挥出他们的最佳水平。而当比赛开始后近一小时,戈麦斯下场,厄齐尔突前,德国队才开始真正闪耀起来。他们逆转取胜,获得了对阵法国队26年来的首次胜利。全队的衔接更加紧密,球员们速度更快、活动也更加有效。
赛后,勒夫给出了满意的评价:“上半时我们在进攻中缺少最后一传,但随后法国队的防守失去了组织。我们总能够在禁区边缘组织起进攻。”在中锋被换下场之后球队表现更好、队形更加灵活多变,这对于德国队并不是头一次了。去年德国对阵阿根廷的友谊赛似乎也遵循了类似的轨迹:克洛泽下场之后,罗伊斯在比赛的剩余时间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如今大众讨论的热点已经从“克洛泽还是戈麦斯”变成了“谁会是德国队的假9号?”然而这种变化并不是确定的,也不能断言德国队将完全改变旧有的打法。更确切地说,这只是为德国队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正如博斯克为西班牙国家队选择无锋阵型、帮助他们夺取了欧洲杯,更加丰富的战术选择以及必要时刻变换阵型的能力也会让勒夫与德国队受益良多。
主教练勒夫在新闻发布会上做了澄清:“我并不是执意要取消前锋,我只是觉得不能让对手在备战时只要针对一种类型的前锋做准备就万事大吉。能拥有戈麦斯和克洛泽这样的优秀射手是我们的幸运。”事实也是如此,戈麦斯与克洛泽在德国国家队中的位置依然十分重要。然而现代的足球赛场瞬息万变,不稳定因素众多,这更需要球队战术上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换句话说,是时候实验无锋阵型了。
现在,德国队的战术方向似乎比一年前要明晰许多,这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无疑会为球队带来长期的益处。如今唯一的问题是假9号究竟由哪名球员来担任,格策本赛季在国家队和俱乐部都踢过这个位置,无疑是热门候选;而托马斯·穆勒与罗伊斯二人的门前感觉可以与许多前锋媲美。这几人中,穆勒是最佳人选——来自拜仁的攻击手时常能够出奇制胜,这一点上他几乎无人能敌。
不管怎样,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几场比赛中看到国家队战术转变的迹象。距离巴西世界杯也仅有一年多,留给勒夫扩展球队战术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假如无锋阵型可以帮助德国队夺得世界杯,而非又一次在半决赛出局,那么将这段时间用于实践这一战术是完全合情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