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首轮未完15人接连中招:伤病潮背后原因?

最近更新:2016-04-28 11:02

NBA首轮未完15人接连中招:伤病潮背后原因?

  昨天快艇主力Chris Paul、Blake Griffin相继受伤,今天塞尔提克控卫Isaiah Thomas又不慎扭伤脚。都说伤病猛于虎,但季后赛开战只不过11天,竟然有15名球员相继受伤,其中还不乏导致赛季报销的重伤,这头「老虎」也未免太凶残。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又有谁该为这频频出现的受伤事件负责呢?

  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不幸的15人——

  4月18日,雷霆的Nazr Mohammed小腿受伤,Cameron Payne臀部受伤,小牛的J.J. Barea鼠蹊部拉伤,而塞队后卫Avery Bradley则是腿部受伤;

  4月19日,塞尔提克的Kelly Olynyk肩部受伤;4月20日,黄蜂的Nicolas Batum左脚扭伤;

  4月23日,小牛的Deron Williams因为运动型疝气被迫停战,活塞的Reggie Bullock患上了左腿神经炎;

  4月25日,勇士的Stephen Curry左膝盖内侧副韧带拉伤,火箭的Patrick Beverley肌腱受伤;

  4月26日,快艇的Chris Paul右手第三掌骨骨折,Blake Griffin左腿股四头肌受伤,小牛的Salah Mejri右臀拉伤,David Lee脚部受伤;

  4月27日,塞尔提克的Isaiah Thomas左脚踝扭伤。

  对于一名职业球员来说,伤病无疑是最大的威胁。它能让一颗巨星瞬间陨落,也可以让一个新星突然夭折。NBA历史上已经有过太多太多充满血泪的伤兵事例,亚洲最出色的中锋姚明,也是由于伤病的不断困扰,最终无奈宣佈退休,只在NBA征战8个赛季。

  回到现在,这只是季后赛首轮,而且是还没正式结束的首轮。当然,从表面上看,伤病是偶然因素,是运气问题,但如此高频率出现的伤病,让人不由得猜测:受伤真的只是运气背吗?这麽大规模的伤病潮,正常吗?

  看到这,很多人心裡会冒出一个相似的疑问,今年的伤病在NBA历史上算是严重的吗?粗略的回顾后,结果是严重,但却只是严重之一。最近几年,NBA都会遭遇类似的伤病潮,而新闻标题往往都是史上最严重的伤病潮。伤病的具体原因可能有千万种,但增加受伤机率的理由百变不离其宗——疲劳。

  NBA球员们看著块头巨大,体能充沛,但他们终究是人,不是机器。是人就会疲劳,而当你疲劳的时候,就是伤病们的可趁之机。如果把受伤的那一刻,比作炸弹的引爆,那疲劳就像是致命的引线,全方位的疲劳就如同在你身上插满了引线,一次看似平常的滑倒,或者一次并不严重的撞击,都可能触发引线,让你彻底中招。

  在NBA,尤其是在季后赛,疲劳是多方位的。首当其衝的自然是身体的疲劳,经历了82场例行赛的考验,每个球员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伤病,这些伤病可能对上场打球并没有很大的影响,但从本质上他降低了身体的对抗能力和灵敏程度,换句话说,降低了躲避伤病的机率。疯狂的赛程,甚至连续的背靠背,自然是导致球员们普遍疲劳的元凶。特别是一些大牌球星,举个例子,Chris Paul,一个赛季的例行赛打下来,他的累计奔跑距离超过200公里,换算一下,相当于6个月内参加了8次马拉松。况且和马拉松不同的是,NBA式的马拉松还包括不停地起跳和落下,和身材魁梧的大个子碰撞,想像一下就知道球员们的身体需要经受多麽严峻的考验。

  骑士队的LeBron James和小牛队的Dirk Nowitzki曾经倡议联盟高层减少例行赛场次,但由于这一变动可能会触及多方商业利益,短期内应该没有变化的可能性。

  更可怕的是背靠背赛制的存在,让球员们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这就好像是一根反覆按压的弹簧,没给它恢复弹性的空间和时间,最终只能让这根弹簧报废。

  根据一位睡眠专家提供的报告,一个人如果24小时不睡觉,血醇的水平就会提高0.10,身体的状态基本与饮酒无异。如果你是一个睡眠时间始终缺乏的人,比如一週下来每晚只睡4个小时,最后的结果和24小时没睡是一样的。因此带来的睾酮素降低,会让人加快衰老,严重的状况甚至会让身体早衰10岁。

  拿上赛季举例,整个联盟总共出现578次背靠背,比前一个赛季又增加了18次。平均到每支球队,一个赛季要打19-20次背靠背,甚至有69次「五天四战」的安排。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比赛的时间安排,其中超过95%的情况是需要连夜旅行的。为了保证比赛按时进行,NBA规定球队在比赛结束后要连夜赶路,背靠背作战在交通上又势必耗费大量时间,往往等到抵达酒店入住房间时,球员们通常只剩下几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不是所有人都能倒下就睡著的,于是有的人乾脆彻夜没睡。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NBA老将承认,他的睡眠问题已经大到必须求助于药物了。另一位为老将则在每场比赛以后服用安眠药,4年前一直持续到现在。「每个赛季至少会有5次,我在饭店电梯里根本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我甚至跑到柜檯去问他们这是哪,」他说,「还有几次我醒来以后不知道这是哪座城市。」

  过度的疲劳,会带来上面说的这种类似精神上的恍惚,会让身体缺乏比赛准备。导致比赛状态下降只是小事,严重的自然会增加意外受伤的机率。

  例行赛尚且如此,季后赛只会更加严重。经过一个赛季的沉淀,球员的疲劳程度已经积累到一定的峰值,而季后赛的每场比赛都相当关键,换句话说,除了身体上的压力,球员们不可避免地还要承担精神上的压力。双重压力之下,除了神经特别大条的球员,估计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在场上产生一定的紧张情绪,据调查,这样的情绪会导致肌肉紧绷,动作僵硬,轻则发挥失常,重则反应迟钝,容易导致受伤。

  除此之外,季后赛的强度也远非例行赛所能比拟,每一次进攻,每一次防守,都必须拼尽全力,对手的压迫,教练的喝斥,让比赛的强度直线上升,如果身体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和准备,就会像一根不断绷紧的弦,有瞬间断裂的风险。

  其实,上赛季的伤病状况就已经相当严重,NBA也因此聘请运动学方面的专家对伤病问题进行了更细緻的研究,各支球队也行动了起来,增加了在医务方面的投入,聘用更多的队医和训练人员。不过,治疗终归只是亡羊补牢的措施,要想从根本上缓解伤病的问题,还是得在降低球员疲劳度,增加赛程合理性方面多下功夫。

  伤病,是职业体育不可避免,却应该争取儘量避免的东西。但愿伤病能远离联盟,我们喜欢的和讨厌的每个人都能健健康康地出现在球场上,毕竟只有这样,联赛才能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也才能不断看到最具竞争性、最激烈精彩的NBA比赛。

  (腾讯体育)

标签 : NBA
如对本文章有疑问,请点此反馈
文章 : 0    粉丝 : 0
关注

声明:本网资讯仅供体育爱好者浏览、购买中国足彩参考之用。任何人不得用于非法用途,否则责任自负。本网所登载广告均为广告客户的个人
意见及表达方式,和本网无任何关系。链接的广告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如有违者,本网有权随时予以删除,并保留与有关部门合作追究的权利。
反馈    调用    隐私条例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6034118号